金蝉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是一种传统的补益中药,金蝉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与无性型冬虫夏草同属。
金蝉花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金蝉花在我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陕西等地区均有分布。
金蝉花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护肾,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和镇静镇痛等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余下金蝉花的有效成分与生物活性。
(1)多糖类物质
多糖是可食用真菌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已有应用于免疫疾病和临床癌症治疗的真菌多糖产品。研究表明,金蝉花多糖能够保护小鼠避免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NF-κB炎性反应信号通路抑制有关;金蝉花多糖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抑制具有调节作用;金蝉花多糖还能够抑制THP-1细胞在脂多糖诱导下产生NF-κB,且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性,说明金蝉花多糖具有较高的肿瘤抑制活性。
(2)核苷类物质
核苷类物质是包括冬虫夏草和金蝉花在内的虫草属菌类的主要功效成分和质控指标,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保护神经、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金蝉花中的核苷类物质主要有腺苷、虫草素、肌苷、胞嘧啶、鸟苷和尿苷。其中,N6-(2-羟乙基)腺苷是一种生物来源钙离子抗结剂,已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抗惊厥、抗炎、抗肿瘤、保护肾脏等多种功效。
(3)多球壳菌素
多球壳菌素是一种真菌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在金蝉花中,多球壳菌素主要存在于菌丝体部分。从金蝉花中提取的多球壳菌素对小鼠由高糖所诱导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及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有抑制作用,对大鼠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多球壳菌素在动物实验模型中表现出较明显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4)氨基酸类物质
通过分析人工培育金蝉花和野生金蝉花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发现人工培育金蝉花中不含丙氨酸和胱氨酸,且氨基酸总量低于野生金蝉花,但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略高于野生金蝉花。在同一金蝉花种,不同部位氨基酸的比例差异也比较明显。如野生金蝉花,其菌核部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含量最少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而子实体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5)脂肪酸、糖醇和甾醇类物质
金蝉花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都很丰富,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等17种脂肪酸,其中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金蝉花中的糖醇和甾醇类物质主要有甘露醇、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谷甾醇、胆甾醇、胡萝卜甙等。
不同的干燥条件会影响金蝉花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在50℃条件下干燥的金蝉花子实体中,甘露醇、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比较高。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阶段,金蝉花中甘露醇、麦角甾醇含量的也会受影响。不同的提取工艺,会对金蝉花提取物的提取量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于甘露醇而言,水提法的提取量、精确性及甘露醇的活性均优于醇提取法。
金蝉花及其提取物对人体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对金蝉花保健效用与药用机制的研究也是金蝉花相关的研究热点。
01
(1)抗氧化作用
很多中草药的疗效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大致可分为三类:抑制自由基的形成(预防氧化)、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的发生和传递(阻止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金蝉花中含有多种醇类物质,醇类物质中的羟基是良好的氢质子或电子供体,可以通过参与或促进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组织中的氧,达到阻止或延缓细胞氧化的作用。
02
(2)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临床观察发现,治疗药物中增加了金蝉花汤患者,一个疗程之后比对照组患者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以上)和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尿微量白蛋白下降20%-50%)的人数都要多,说明金蝉花汤能够通过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另有研究表明,金蝉花提取物能够有效减少高血糖引发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延缓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化过程,从而缓解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03
(3)免疫调节与抑制肝脏纤维化
金蝉花多糖可作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肝脏纤维化的临床干预治疗。金蝉花多糖可同时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促进其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金蝉花多糖的抗氧化性及NF-κB炎性免疫反应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肝脏细胞间质的合成,抑制肝脏纤维化。
金蝉花具有多种活性成分,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相比,金蝉花的产量更大,地理分布更加的广泛,金蝉花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除了作用与临床医疗,还可以作为保健品和新食品原料进行深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