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特医食品研发前沿动态主编,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马超先生)搜索整理,提供最全最新的行业资讯,推动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都依赖蛋白质的不同形式得以正常进行,蛋白质占人体16%-20%,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GB29922中规定:适用于10岁以上的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0.7g/100kJ(3g/100kcal),其中优质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少于50%。特医中用到的蛋白相关原料主要包括:大豆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及一些功能性的支链氨基酸等。
一、大豆蛋白:特医中一般选用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蛋白质原料。大豆蛋白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
二、牛奶蛋白:牛奶的组成中87%是水,13%是乳固体。而在乳固体中27%是乳蛋白质,乳蛋白质中只有20%是乳清蛋白,其余80%都是酪蛋白,因此乳清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仅为0.7%。
三、乳清蛋白:乳清蛋白(whey protein)是指溶解分散在乳清中的蛋白,约占乳蛋白质的18%~20%,包含α-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β-乳球蛋白等。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有助于调节睡眠、食欲和情绪,被称为蛋白之王。
四、酪蛋白:酪蛋白是乳中含量最多的一大类蛋白的总称,酪蛋白在牛乳中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磷酸钙相互结合形成直径约为200nm的近似球状的复合物,即“酪蛋白胶束”。特医中常用原料根据其结合的阳离子不同有酪朊酸钙和酪朊酸钠。
五、乳铁蛋白: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乳汁中一种重要的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中性粒细胞颗粒中具有杀菌活性的单体糖蛋白。现代医学证明,LF具有抗菌和抑菌、抗病毒效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肠道中刺激和强化铁的吸收,提高肠道对铁离子的吸收,减少婴儿贫血。GB 14880中LF作为营养强化剂可添加至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及含乳饮料中,限量1.0g/kg以内。
六、牛奶初乳蛋白:牛初乳是指乳牛产犊后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所含的优质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IgG)特别丰富,当中的IgG含量可占总蛋白量的40%以上,比人初乳的最多高出100倍。可以抗外来病毒及细菌而合成的,它富含在体内自然合成的天然抗体,是一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生长的健康功能性食品。
七、酪蛋白磷酸肽CPP:CPP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可用于各种营养、保健食品中,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GB14880中CPP作为营养强化剂可添加至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及饮料中,限量1.6g/kg以内,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食用量。
八、BCAA:支链氨基酸(BCAA):蛋白质中的三种常见氨基酸,即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统称BCAA。 这类氨基酸以两种特殊方式促进合成代谢(肌肉增长):①促进胰岛素释放,②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支链氨基酸中最重要的是亮氨酸,即酮异己酸(KIC)和HMB的前身。KIC和HMB可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并为人体提供营养。
Ps:HMB-Ca:全称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HMB)是一种丁酸钙盐,β-羟基-β-甲基丁酸是人体所需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的代谢产物,大量研究表明HMB-Ca具有预防肌肉减少,增加肌肉蛋白合成的作用。 属于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1.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儿童不宜食用。
九、α-乳白蛋白:a-乳白蛋白可促进色氨酸和松果体素的合成,被科学家称为“天然的舒睡因子”有助于改善睡眠,舒缓神经。另外,α-乳白蛋白能提供接近母乳的氨基酸组合,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蛋白质总量,从而有效减轻肾脏负担。同时α-乳白蛋白更易人体肠道吸收,不易便秘。
十、精氨酸:在哺乳动物,精氨酸被分类为半必要或条件性必要的氨基酸,视乎生物的发育阶段及健康状况而定。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5g/100kcal精氨酸技能起到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介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的作用(29922问答)。
十一、酪朊酸钠:酪朊酸钠亦称酪蛋白酸钠、酪蛋白钠、酪酸钠或干酪素,是牛乳中主要蛋白质酪蛋白的钠盐,因为酪蛋白酸钠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食用。其相对分子质量75000~375000。
十二、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一种必须氨基酸,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同时也是肠道粘膜细胞的主要能量物质。在创伤、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下,机体对谷氨酰胺的需要量远大于内源性谷氨酰胺的产生量,补充谷氨酰胺可增强免疫和肠粘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和肠道毒素入血,改善体内氮平衡。
Ps:研究显示,每日摄入谷氨酰胺20~30g,持续5天及以上,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住院成本等方面有明显益处。GB29922附录B中也提及谷氨酰胺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十三、牛磺酸:牛磺酸(Taurine)又称β-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它有助于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还能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GB29922中为可选择成分指标。欧盟委员会引用的研究文献表明不挑食的人群从饮食中摄入的量为9-400mg/d,经能量折算后确定20mg/100Kcal作为标准的最高值。
十四、L-肉碱:左旋肉碱,是一种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红色肉类是左旋肉碱的主要来源。左旋肉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脂肪转化成能量,服用左旋肉碱能够在减少身体脂肪、降低体重的同时,不减少水分和肌肉,在2003年被国际肥胖健康组织认定为最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营养补充品。GB29922中为可选择成分指标。
十五、色氨酸:色氨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婴幼儿的神经发育,是调节睡眠、食欲、情绪的重要因子。
脂类: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具有为机体提供和储存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体温、保护脏器等重要作用。脂类也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如细胞膜、神经髓鞘都必须有脂类参与。特医中脂肪组分可选用长链甘油三酯(LCT)、中链甘油三酯(MCT)或其他法律法规批准的脂肪(酸)来源。常用原料包括: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椰子油及一些功能性原料。
饱和脂肪酸(SFA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一般较多见的有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此类脂肪酸多含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有少数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中也多含此类脂肪酸 。
1. 中链甘油三酯(MCT)一般把含有6~12个碳原子组成碳链的脂肪酸称为中链脂肪酸(MCFA),其被甘油酯化就生成MCT。典型的MCT是指饱和辛酸、癸酸或辛酸-癸酸混合甘油三酯。MCT具有凝固点低,无臭、无色、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低,稳定性好,链长较短,可实现快速供能等特点。
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指含有1个双键的脂肪酸,现在的研究证实,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来源极其丰富。
2. 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将油酸加氢加成得到硬脂酸。油酸的双键反式异构体称为反油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其中以红花籽油、橄榄油、棕榈油、低芥酸菜子油、花生油、茶籽油、杏仁油和鱼油中含量最高。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度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通常分为omega-3和omega-6,在多不饱合脂肪酸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称为omega-3;在第六个碳原子上的,则称为omega-6。ω-3不饱和脂肪酸中对人体最重要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是DHA和EPA。
3.亚油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十八碳二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花生四烯酸ARA,是ARA的前体。它具预防胆固醇过高、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等作用。富含亚油酸的食物:红花油、棉籽油、玉米油、胡桃、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GB29922中规定:适用于10岁以上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亚油酸供能比应不低于2.0%。
4. α-亚麻酸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十八碳三烯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能够降低空腹及餐后的甘油三酯,降解血栓。能提高人体大脑发育和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信息功能,促进人脑正常发育,通过代谢,可以产生DHA、DPA、EPA等,是DHA的前体。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紫苏油、大麻籽油、亚麻籽油、黑加仑籽油、大豆油。GB29922中规定:适用于10岁以上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a-亚麻酸供能比应不低于0.5%。
5.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花生四烯酸学名二十碳四烯酸,是半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只能少量合成。属Omega-6族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大脑和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可调节免疫系统、改善预防全身的多种病症、保护肝细胞、促进消化功能、促进胎儿和婴儿正常发育,对提高智力和增强视敏度具有重要作用。
6. EPAEPA是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人体常用的几种Ω-3脂肪酸之一。具有清理血管中的垃圾(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俗称“血管清道夫”。
7. DHADHA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缩写,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又名脑黄金。大量存在于人体大脑皮质及视网膜中,是大脑皮质的组成成分,对脑部及视力有重要作用,是人体脑部发育和视网膜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GB29922问答中规定:恶性肿瘤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中EPA和DHA在配方的供能比应为1%-6%。
8. OPO结构酯OPO结构脂的化学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经工艺加工后特有的二位棕榈酸结构,消化时不易形成钙皂,从而不易引起婴儿便秘,更易于脂肪酸和钙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帮助DHA、AA的有效利用,促进智力发育;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组合,帮助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改善胃肠道,激活免疫细胞,降低胃肠道疾病发生率;促进钙和能量吸收,促进体格发育。
9.胆碱胆碱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具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及信息传递的作用。促进脑发育,提高记忆能力。能将脂肪乳化,也能将胆固醇乳化,防止胆固醇积蓄在动脉壁或胆囊中。它能进入脑细胞,生成能帮助记忆的物质。
10.磷脂磷脂是含有磷脂根的类脂化合物,是生命基础物质。而细胞膜就由40%左右蛋白质和50%左右的脂质(磷脂为主)构成。它是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基础代谢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11. 卵磷脂卵磷脂的生物学名为磷脂酰胆碱,是人体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膦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属于高级神经营养素。卵磷脂可以保障大脑细胞膜的健康,帮助其发挥正常作用,能确保脑细胞的营养输入及废物输出,保护其健康发育。卵磷脂也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介质的重要来源。卵磷脂还是大脑神经髓鞘的主要物质来源。
12. 肌醇肌醇是种生长因子,几乎所有生物都含有它,并不容易缺乏。它可以促进健康毛发的生长,预防湿疹,帮助供给脑细胞营养。许多婴儿奶粉加有微量肌醇,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助长发育、增进食欲。肌醇最低值参考GB10767-2010中的最小值。数据显示正常人群从食物中摄取肌醇的量为300mg/d-1000mg/d。GB29922问答中规定使用欧盟通用的计算方法以3倍的摄入量作为标准中肌醇的上限值。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特医常用碳水化合物相关原料主要包括:A.碳水化合物原料:葡萄糖、果糖、麦芽糊精、大豆多糖、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变性淀粉、抗性淀粉、大米粉、糯米粉等。B. 膳食纤维原料:菊粉、魔芋粉、燕麦纤维、大豆纤维、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水膳纤)、抗性糊精、聚葡萄糖、大豆低聚糖等。C.具有特殊功能的β-环状糊精。
A、碳水化合物
1.葡萄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特医中常用葡萄糖浆作为原料。口服后迅速吸收,进入人体后被组织利用,也可转化成糖原或脂肪贮存。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每公斤体重6毫克。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果糖:果糖中含6个碳原子,也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 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
PS: 果糖优于其它甜味剂的最重要的是其生理代谢特性。果糖在体内的代谢不受胰岛素的控制,身体正常的人仅有极少量葡萄糖从肝脏释放出来,因此人体摄入果糖不会引起摄入葡萄糖和蔗糖容易引起的严重的饭后血糖高峰和低血糖。果糖的这个特性,使得果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甜味剂,并广泛用于老年和儿童食品中。
3.麦芽糊精(MD)麦芽糊精是由淀粉经低度水解、净化、喷雾干燥制成,不含游离淀粉的淀粉衍生物。具有粘性大、增稠性强、溶解性好、速溶性佳、载体性好、发酵小、吸潮性低、无异味、甜度低,人体易于消化吸收、低热、低脂肪等特点,是食品工业中最理想的基础原料之一。
4.大豆多糖大豆多糖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水溶液粘度低、口感好、无不良气味。大豆多糖除了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外,更是一种高性能的乳化稳定剂,尤其是在酸性环境下具有独特的稳定蛋白乳化脂肪性能。主要成分包括: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海藻糖、木聚糖、葡萄糖等。
5. 玉米淀粉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吸湿性强,最高能达30%以上。
6. 木薯淀粉是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木薯淀粉有原淀粉和各种变性淀粉两大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非食品工业。变性淀粉可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要求定制,以适用于特殊用途。木薯淀粉因其在体内水解缓慢,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制剂中缓释碳水化合物体系的原料组分。
7.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法改变原淀粉性能的一种淀粉。通常淀粉化学变性的方法有酯化、醚化、氧化和交联等,比如马铃薯氧化淀粉利用马铃薯原淀粉透明度高的优点,再比如马铃薯交联淀粉利用马铃薯原淀粉吸水性强、增稠效果好的特点,通过交联提高淀粉的耐剪切能力,从而增强稳定性,可用于酱类食品。而且淀粉还可经过复合变性的方法提高淀粉的性能。
8. 抗性淀粉(RS)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又称抗酶解淀粉及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9.大米粉大米粉就是以大米为原料制成的粉状物,它是米粉系列的一个统称。从生熟方面来分有生米粉和熟米粉两大类。特医中常用熟化的米粉作为粉剂原料,熟米粉有籼米粉和糯米粉两种。均是将米炒熟,然后再磨细成粉。
10. 糯米粉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经浸泡、粉碎、过滤、烘干等工艺制得。添加糯米粉的营养粉剂不但可以增加冲调稠度,同时也会具有天然的谷物香味。
B、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对人体有健康意义。膳食纤维在结肠能够通过细菌的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而SCFAs能够为结肠黏膜细胞提供能量支持,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增生与分化,并增加结肠的血流量,从而起到防止黏膜萎缩及细菌毒素易位的作用。
根据GB29922-2013的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可以添加一些膳食纤维类的营养强化剂,如低聚糖、多聚糖等。膳食纤维作为可选择性成分指标,上限为0.7g/100kJ。DRIs(2013版)中推荐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25g/d,没有区分人群年龄阶段;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MO)推荐摄入量为21g/d~38g/d。特医中常用原料包括:
A.水溶性膳食纤维:菊粉、魔芋粉、燕麦纤维、低聚果糖等
水溶性膳食纤维遇水膨胀,可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也更易被肠道内的细菌发酵分解并协助其他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
B.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大豆纤维等
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具有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等作用。
11. 菊粉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已发现有36000多种,包括双子叶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等11个科及单子叶植物中的百合科、禾木科。可用于配置高纤维膳食、可作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属于益生元食品配料;用于乳饮料、酸牛奶、液态奶中等。
12.魔芋粉魔芋,它是一种根茎植物,又叫葡苷聚糖。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单糖的键合方式和纤维素相似,在小肠中并不能降解为单糖吸收,所以适用于糖尿病人等不能摄入过多糖类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魔芋可作为减肥食品的原料。
13.燕麦纤维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减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燕麦富含的膳食纤维具有清理肠道垃圾的作用。燕麦纤维粉以100%纯天然燕麦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专有技术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大幅度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尤其是可溶性的β-葡聚糖。
14.大豆纤维是以脱去油脂的大豆豆粕作原料,提取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15. 低聚果糖(FOS)低聚果糖又称蔗果低聚糖,是由1~3个果糖基通过β(2-1)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生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等的混合物。100克干重菊芋中约有60-70克菊粉,故以菊芋粉为原料用菊糖内切酶水解作用,经精制最终可得低聚果糖浆。
16.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半乳糖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乳汁中存在微量的GOS,而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 成分。低聚半乳糖是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极好的营养源和有效的增殖因子,可以改善人体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GOS)与FOS及低聚异麦芽糖(IMO)这三种低聚糖中,低聚半乳糖是唯一都能够被人体肠内8大有益菌所利用的。
17. 低聚异麦芽糖(IMO)又称为异麦芽低聚糖、异麦芽寡糖、分枝低聚糖等。低聚异麦芽糖在自然界中其作为支链淀粉或多糖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可促使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殖,具水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热值低、防龋齿等特性,所以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功能性低聚糖。
18. 抗性糊精抗性糊精由淀粉加工而成,是将焙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并精炼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作为一种低热量可溶性食品原料。
19.聚葡萄糖(polydextrose)聚葡萄糖为白色或类白色固体颗粒,易溶于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产生特殊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防治便秘,脂肪沉积。
20.大豆低聚糖低聚糖(或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指其分子结构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总称。特别有益于胃肠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称”功能性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指单糖数为3~4的蔗糖(双糖)、棉子糖(三糖)和水苏糖(四糖)等。
21. 环糊精(CD)环糊精是直链淀粉在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的总称,通常含有6~12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其中研究得较多并且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是含有6、7、8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分别称为α-、β -和γ -环糊精。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B6、B12、泛酸、叶酸、烟酸、生物素等。
1. 维生素A:维生素A的活性物质是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视黄醛在视网膜杆状细胞中与视蛋白结合发挥其视觉功能。维生素缺乏时,患者对弱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视觉延长,严重时可发生“夜盲症”。维生素A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生素A和胡罗卜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摄入减少、吸收不良、肝疾病、肾病综合征时尿中排泄增加等均可导致维生素A缺乏。
2. 维生素D:维生素D为脂溶性维生素。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维生素D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持正常血钙水平。当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可引起佝偻病,成人可患软骨病。
3. 维生素E:维生素E为脂溶性维生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抗氧化作用,是体内最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可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临床上,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腹泻、胆道疾病、短肠综合征等均可引起维生素E缺乏。
4. 维生素K1:维生素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K2由肠道菌群合成,在小肠中被吸收,随乳糜微粒而代谢。人类一般不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但脂类吸收障碍、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可导致肠道细菌迁移,引起维生素K缺乏,主要症状是易出血。
5. 维生素B1:维生素B1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可影响机体蛋白质代谢,对神经生理具有特殊作用。成人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湿脚气病和干脚气病。
6. 维生素B2:维生素B2主要生理功能是以黄素辅酶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担负电子转移和氢的载体,也是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成员。维生素B2缺乏症的表现是喉咙痛、口角炎、舌炎和脂溢性皮炎,也可引起骨髓发育不全和贫血。
7. 维生素B6: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氨基转移酶的辅酶,起着传递氨基的作用。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鸟氨酸循环、血红素的合成和糖原的分解等。磷酸吡哆醛可以将类固醇激素-受体复合物从DNA中移去而终止这些激素的作用。临床上维生素B6的明显缺乏较罕见,摄入严重不足或吸收不良、慢性肝病、乙醇中毒或尿毒症时可出现维生素B6缺乏症,表现为易激动、抑郁、脂溢性皮炎、舌炎、口角炎等。
8.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它与四氢叶酸的作用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与多种化合物的甲基化有关。
9. 维生素PP:维生素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也称作维生素B3,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使皮肤更健康;预防和缓解严重的偏头痛;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下降;减轻腹泻现象。
10. 叶酸:叶酸是6,7,8-四氢叶酸FH4的前体物质,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嘌呤、嘧啶的代谢。正常情况下人体不易发生叶酸缺乏症,但吸收不良、典型代谢失常或组织需要量过多和长期使用肠道抑菌药物时,可导致叶酸缺乏症。
11. 泛酸:维生素B5,帮助细胞的形成,维持正常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将糖或脂肪转化为能量,能减少婴幼儿对牛奶的过敏症状。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元素,泛酸未达标临床表现为暴露部分皮炎、衰弱、失眠、表情淡漠、幻觉、定向障碍和精神障碍等。
12. 维生素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紧张状态时,会加速维生素C的消耗;如果缺乏容易引起起坏血病,不易生成胶原蛋白,引起牙龈肿胀、出血、便血、伤口愈合缓慢。
13. 生物素:维生素H,B族维生素,帮助人体代谢脂肪,对皮肤及毛发生长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缺乏就会引起口腔周围炎、结膜炎、脱发皮炎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矿物质
1. 钠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参于心肌肉和神经功的调节GB29922中规定FSMP中钠的下限值为20mg/100kJ,不设上限。适用于糖尿病人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钠的含量应控制在7mg/100kJ-42mg/100kJ。
2. 钾钾是细胞内最主要的电解质,参与糖、蛋白质和能量的代谢,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肠外营养时,成人钾的推荐量为1-2mmol/(kg.d)。GB29922-2013中规定FSMP产品中钾的下限值为27mg/100kJ,不设上限。
3. 铜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缺乏铜会引起贫血,毛发异常,骨和动脉异常,以至脑障碍。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 镁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参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元素。镁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影响钾离子和钙离子的转运,调控信号的传递,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5. 铁GB29922-2013规定FSMP产品中铁的含量范围为0.20~0.55mg/100kJ。铁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等。当铁缺乏时,易出现血清铁蛋白降低、吸收不良综合征,甚至缺铁性贫血。
6. 锌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脑细胞生长的关键,缺锌会影响脑的功能,使脑细胞减少;维持人体正常食欲,缺锌会导致味觉下降,出现厌食、偏食甚至异食。锌元素是免疫器官胸腺发育的营养素,只有锌量充足才能有效保证胸腺发育,正常分化T淋巴细胞,促进细胞免疫功能。GB29922-2013规定FSMP产品中锌的含量应控制在0.1-0.5mg/100kJ。
7. 锰锰元素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保护细胞中线粒体的完整;保持正常的脑功能; 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可改善机体的造血功能。
8. 钙GB29922-2013规定FSMP产品中钙含量≥13mg/100kJ。钙的主要来源是奶类和各种乳制品。钙的吸收利用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某些疾病状态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胃肠吸收不良,影响钙的摄入。
9. 磷磷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是机体所有细胞的核酸组成成分,是细胞膜的必须构成物质,也是物质代谢反应以及骨骼体液构成等不可少的成分。奶类、肉类及谷类食物中富含磷。
10. 碘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碘含量为25-50mg,成人每天需要量为0.15mg,碘主要由食物中摄取,吸收率可达100%,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1. 硒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6-20mg。硒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感染疾病,也对儿童生长,智力发育,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保护视力等作用。
12. 铬GB29922-2013中铬作为可选择性成分指标,含量范围0.4~13.3mg/100kJ。铬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能加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影响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研究表明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或全肠外营养的情况下,易发生铬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