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 以 “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Changing Systems, Healthier Lives)” 为主题,首次将焦点对准导致肥胖的社会性根源——食品工业、城市规划、医疗体系和文化环境等。这意味着全球视角正逐步从个体的“懒惰”或“贪食”转向如何系统性重塑健康体系。
中国目前是全球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2021年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研究数据,中国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其中16.4%为肥胖,34.3%为超重,总人数高达约5.32亿,肥胖人数接近1亿。另一项2020年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年超重人数将达到5.4亿,肥胖人数将增至1.5亿,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8倍和7.5倍。
肥胖,已不仅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而成为全球代谢健康的重大危机。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超重/肥胖人口突破20亿,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至 33亿。
近年来,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司美格鲁肽,已于2024年11月正式上市。这一药物的出现,或许将为系统性的肥胖防控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被误解的肥胖
肥胖并非单纯的个体问题,而是生物、环境和社会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健康,减少社交耻辱感。
“致胖系统”可能包括:
食物环境:现代社会中,高热量、高糖、高脂食物易得且价格低廉,过量摄入增加肥胖风险。
城市规划:缺乏步行空间、运动设施,导致体力活动减少。
医疗体系不足:过去,肥胖治疗手段有限,专业指导缺乏,许多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
为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自2024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活动宣传口号为“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为期3年。
肥胖是否属于一种疾病,曾一度存在争议。但最新的调查和医学研究已经明确确认了其疾病属性。数据显示,76.8%的肥胖患者和94.6%的医生认为肥胖是慢性疾病。从医学角度看,健康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三个层面,而肥胖会导致身体功能受损,如食欲失调、内分泌紊乱等,且伴随典型症状如关节疼痛、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T2DM)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全球多个学术组织和医学机构,如世界肥胖联盟、欧洲肥胖研究协会和美国医学会等,均推荐将肥胖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
2025年1月,《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的报告重新定义了肥胖症,将其确立为由过量脂肪引起的慢性疾病,终结了肥胖是否为疾病的争论。该报告由58位国际专家共同参与,得到了全球75个医学组织的支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亚洲和中国对肥胖症的定义仍以BMI为主,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BMI并非完美标准,建议结合腰围和并发症等多维度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即将体脂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或直接测量体脂量)与体质指数(BMI)结合来诊断肥胖。
这表明,肥胖管理已从传统的个体责任转向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与公众的共同行动。
▍当创新药物登场
肥胖及其预防一直是公共卫生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建立模拟干预的算法来预测不同政策的效果,比如对含糖饮料征税,或在学校推广强制锻炼计划。这类模型通过调整变量(如人们的配合意愿或人口统计特征),可以估算出预防健康问题或节省医疗费用的潜力。
然而,这些基于政策的行为干预措施通常在现实中对防止体重增加或导致减肥的效果较为有限,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然而,GLP-1药物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像司美格鲁肽这样的药物能够帮助人们在16个月内减轻大约15%的体重,而新一代药物可能会更加有效。
临床试验显示, 司美格鲁肽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可带来 17% 的体重降幅,且效果可维持至少2年。同时,司美格鲁肽还具有减少腰围、降低内脏脂肪、改善血脂、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前期逆转、改善躯体功能等多重健康获益。
司美格鲁肽在治疗初期即可见体重减轻,治疗5个月可显著降低多项肥胖相关指标,如平均体重减轻为10.6%,平均体重降低11.1kg,BMI 降低4kg/m²,腰围减少10.1cm。
这也契合了《肥胖患者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提出,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3—6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从“短期冲刺”到“长期管理”
《指南》明言,减重后的体重维持是长期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在长期治疗方面表现出色:
STEP-4 研究使用司美格鲁肽20周(体重下降10.6%)后,继续治疗48周,体重再下降 7.9%;而转用安慰剂组(仅生活方式干预),体重反弹6.9%,两组最终体重差异 14.7%。
3b期临床试验STEP 5持续108周,进一步验证了司美格鲁肽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结合低热量饮食和适度运动,可使体重持续降低15.2%,且在2年随访中稳定不回升。
▍系统性医疗:未来肥胖管理的方向
肥胖治疗 需要多学科协作,涉及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运动医学科等。司美格鲁肽的应用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政府与医疗机构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广营养教育、食品标签管理、健康促进等措施,提高肥胖治疗的可及性与有效性。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对经济的连锁反应可能更为广泛。例如,研究显示,肥胖的年轻人在学校的表现较差,女孩比非肥胖同龄人更不可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即使控制了收入、种族、父母教育水平等因素,肥胖的影响依然显著。此外,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导致员工病假增多,进而可能在工作场所引发歧视。
根据2022年一项关于161个国家肥胖率的报告,肥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已占全球GDP的2%以上。如果各国能够使肥胖率相对于当前趋势有所减缓,预计2020年至2060年间,每年将节省超过4290亿美元。然而,这项分析并未考虑药物成本或其他可能减少肥胖率的干预措施。
“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 并非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推动健康变革的现实行动。在科学创新与社会系统变革的双轮驱动下,全球数亿肥胖患者“享瘦”自由的时代,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