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从消费意愿看,消费者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安全性十分重视。从消费能力看,随着我国中产阶级崛起,其消费和财富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迅速扩大。作为社会阶级结构的“中流砥柱”,中产阶级人数众多,且具有较强消费水平,是能够消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潜在人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人,占18.70%,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与功能退化,导致了老年人患病概率与营养不良概率提高,进而增加了老年人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需求。报告指出,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是因为人口数的增长,更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已经不光是长度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更有尊严的要求。
面对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供需关系长期失衡的局面,我国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行业发展,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在一系列切实举措的推进下,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
报告指出,未来,在人口老龄化、下游需求不断加大及医院营养科建设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报告指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科研技术投入成本低,经验积累也相对匮乏。目前,外资企业将大部分市场垄断,国内企业在夹缝中生存,国内特医市场份额仅占10%。消费者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认识不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销售渠道管理也不够规范。
从目前来看,认知不足与标准缺失也是阻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发展的两大短板。报告指出,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提高对营养的认识,进行科普宣教,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和节约医疗费用方面的价值;呼吁更多的生产企业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推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学术价值。
从产品角度出发,在国家的重视与政策的完善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总体的产品数量与多样性会持续快速增加。抗过敏、乳糖不耐受、适用于肿瘤人群的产品将成为未来开发的主要方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从设计、生产到临床均需以科学为基础,产品的研发要基于消费者和临床的需求,根据目标人群营养需要量、临床及营养原则和新科研进展进行相应产品开发。
目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较大的产品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抗过敏产品。过敏性疾病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21世纪重点防护疾病之一,在我国婴幼儿中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有效的过敏预防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二是乳糖不耐受产品。我国是乳糖不耐受的高发地区之一,乳糖不耐受人群比例较大。三是肿瘤人群产品。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数据库,收集了超过6万例肿瘤患者营养相关数据。其中,我国三甲医院的肿瘤住院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8%,加上轻度营养不良,总的发生率达80%。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但治疗率低。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监管,行业自律辅助监管,企业自治,共同构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新机制。随着国家标准和配方注册制的实施,部分品牌会自动或是被动退出,市场集中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报告预测,随着政策的规范化,更多的科研投入和更多产品进入市场,人们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逐步了解,医疗机构使用更加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将成为下一个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