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一旦潜伏到人体中会很难清除,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常见的“血铅”现象,而儿童是主要的受害群体。铅在血液中长期累积会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比如抑制儿童大脑神经的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还会抑制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如钙、维生素D、锌等,进而影响儿童的发育。除儿童外,铅元素对健康人群的影响也是不可逆的,《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2018年刊登的最新研究显示,和那些血液中铅含量为零或极少的人相比,血液含铅量较高(大于6.7毫克/100毫升)的人过早死亡的概率高达37%。该项研究最后称,数十年持续低水平的铅中毒可能与美国每年约40万人的过早死亡有关。
铅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物质,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从日常食品到电子产品再到衣服、玩具和首饰等,可谓是涵盖人类的衣食住行,同时工业中的污水排放和废气污染也是铅元素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想要实现血液中的“零铅”目标几乎不太现实。研究指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铅元素非常敏感,尽管在初期的症状不明显,但随着铅含量的累积会出现多动症、免疫力低下、贫血、发育迟缓等现象,如何“驱铅”成为一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铅毒素对儿童危害的无阈值性,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我国政府提出开展“零铅工程”(即体内含铅量为零的理想水平)。在众多预防铅中毒的方式中如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等,“营养干预”成为一种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法,而“水苏糖”则成为营养排铅的首选。和药物排铅相比,水苏糖可有效抑制人体对铅元素的吸收,实现安全排铅的效果,既不会引起体内其它营养元素的流失,还会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肠道菌群的平衡。
水苏糖的“排铅”作用:
水苏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存在于46科165种食物中,其中以“地灵”(Stachys floridana,学名为银苗、银条菜)中的含量最高,食用历史也最悠久,《嘉佑本草》和《本草纲目》均有人们食用的记载。水苏糖属于功能性低聚糖,可明显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此外,临床研究还证实水苏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过敏、促进维矿物质的吸收、改善便秘和腹泻、促进排铅等效果。
在水苏糖促进排铅方面,国内外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该效果。陈玲玲[1]等人在2005年开展的动物试验显示,水苏糖各剂量组在给水苏糖第20天血铅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明水苏糖对小鼠血铅有促排作用。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3年对以水苏糖为主要原料的童康宝牌排铅口服液进行了促进排铅的人体试食试验,发现水苏糖对铅具有一定的螯合能力,并能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降低血铅水平。研究还指出,钙、铁、锌、及B族维生素与铅的吸收有关,并发现这几种物质联合应该可以减少铅在小肠内的吸收。
水苏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功能性原料,其安全性毒理学得到试验证明以及相关国家的认证。美国在1994年已允许其作为食品使用,日本2004通过厚生省食品备案核准,中国卫生部《2010年第17号公告》批准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使用。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多款以水苏糖为原料的排铅产品,涉及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儿童。
水苏糖具有多种的生理作用效果都是以“肠道菌群”为靶向目标,可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而使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得以平衡,从而对宿主的营养、免疫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堪称新一代超强双歧因子。水苏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特性,比如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口感清爽,甜度为蔗糖的22%,可应用在多个领域如烘焙食品、液体食品、医药、特殊食品,其中乳制品是水苏糖的最佳载体,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多款含水苏糖的商业化产品。
作为一种普通食品,其安全性已经得到相关国家的认可。和常规益生元相比,水苏糖的适用范围人群更广,适用于所有人,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同时,水苏糖能够以40倍递增速度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效果快且不会发生腹胀不适的感觉。
肠道健康市场已经到来,水苏糖会是下一个肠道新宠吗?